售价9.9万元起!宇树科技推出G1人形机器人,秒杀波士顿动力,比马斯克擎天柱还要便宜【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今年**两会期间,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载体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设备,人形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机器人创新生态系统等相关的关键词被代表委员们热议。**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许礼进表示,我国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2023年**、北京市、上海市等都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走进工厂,走进千家万户。

在上个月17日,波士顿动力宣布推出全新的全电动Atlas机器人,在设计上拥有更轻巧的机械骨架和更**的动作,如可以从地面自行站立,头部可以180度旋转,其灵活性确实无与伦比。Atlas具有比以往**一代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广泛的运动范围,使其能够执行更复杂的操作和任务。

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波士顿动力的国产机器人来了。日前,宇树科技发布了一款名为Unitree G1(简称“G1”)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甚至比特斯拉CEO马斯克宣称的2万美元(约合14.5万元人民币)擎天柱Optimus还要低。宇树科技此举无疑向业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价格战已经打响。

官方数据显示,这款机器人身高约127厘米,体重约35公斤,头部搭载激光雷达及深度相机,续航可达到2小时,移动速度为2m/s;拥有23-43个关节电机,具有超大关节运动角度空间;AI加持,由UnifoLM(Unitree机器人统一大模型)驱动,拥有自我学习和迭代升级的能力;力控灵巧手结合力位混合控制,灵敏可靠,可以模拟人手实现对物体的精准操作。

宇树科技发布的展示视频中,G1开局从平躺开始做了一个“鲤鱼打挺”动作(类似波士顿动力Atlas的180度转体),还展示了小跑、招手、挥棒、自我蜷缩收纳、砸碎核桃、颠锅、焊接等等动作。这些动作在过去被认为是机器难以胜任的任务,G1如今都能轻松应对。

宇树科技全称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猫显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8月26日,注册资本239.91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兴兴,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伺服控制机构制造;伺服控制机构销售等。

回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

——人形机器人发展处于高动态发展阶段

人形机器人前期发展可划分为主要三个阶段:技术探索阶段、功能突破阶段以及高动态发展阶段。在技术探索阶段,人形机器人仅能行走、不能预测运动控制且不能跑步;在功能突破阶段,人形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完成重力作业的功能;在如今的高动态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具备了更高的环境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运动控制能力,呈现高动态发展趋势,为未来应用场景落地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难点

相比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能适应于各类现实生活的场景,使得机器人能从专用转向通用,增大规模效应**成本;此外,人形机器人也是实现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态之一。但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萌芽期,在软硬件方面均存在发展难点:硬件方面灵敏度与承压能力的协调,关节能力不能匹配运动规划;软件方面技术研发难度大,算法是核心,需不断的训练与迭代。

——人形机器人企业核心产品参数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布局者多为科技公司,也有多家跨界公司入局。小米Cyberone重建真实世界、实现运动姿态平衡、感知人类情绪;优必选Walker X主要应用于科技展馆、影视综艺、商演活动、政企展厅;傅利叶GR-1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潜能巨大;达闼Cloud Ginger 2.0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卖场促销、直播卖货、教育科研、清洁打扫、康养陪护、迎宾导览;智元机器人远征A1预计先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to C应用。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形机器人已有商业应用场景预期落地,例如巡逻、物流仓储;商业化进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则有EVE和Digit。具体而言,美国1X technologies公司与ADT commercial公司共同研发的人形机器人EVE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巡逻安保场景;Digit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物流仓储环节,进行的任务主要包括卸载货车、搬运箱子、管理货架等,预计将在2025年**上市。

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度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有望被加速释放。未来的商业应用场景有望渗透进入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马斯克曾表示其设计特斯拉机器人的远景目标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目前较有潜力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航天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生产制造环境。

根据2023年5月GGII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参考**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25%的数值测算,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产业研究****分析师高超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仍处于样机研制和小批量试产阶段,潜在用户能选购的范围有限,市场远未充分打开。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这一全新类别设备将成为大众化制品,其制造成本将会“远低于”人们的预期。他直言: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在1-2万美元。若G1在9.9万(不到2万美金)的售价下仍有利润空间,那么G1的成本不到2万美元。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产人形机器人正在通过接入机器**模型,驱动AI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动作执行的准确度和连续性均在持续进步。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成本控制、产业链完善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国产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功能**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ysxhz@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ysxhz.com/a/1040389.html
时隔近两年,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首次恢复载人飞行:完成第7次载人太空旅游任务【附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上一篇 2024-05-21

相关文章